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

发布日期:09-22信息来源:tzbwg


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

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综述


《复兴之路》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推出的第一个基本陈列于2011年3月1日开幕。陈列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的指导,曾于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后和国庆60周年前夕数次修改完善,向公众开放。这期间,国博坚持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精心施工,并在材料、工艺、技术、设备等各个方面精益求精,打造精品,使陈列形成了十分鲜明的特点。

一、主题宏大

陈列通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

二、内容丰富

陈列展示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11年初170年间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线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英勇抗争,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终于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一历史的主线也是《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主线。但是,不同于一般的中国近现代、当代史陈列,《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既把握历史主线,又立足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有所侧重,有所取舍。因此,在内容体系方面,按照复兴之路的主题将陈列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展示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入侵,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觉醒、奋起。

第二部分——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主要展示仁人志士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但理想总不能实现,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种种努力都没有成功。十月革命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斗争才走上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胜利发展道路。

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主要展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第四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主要展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第五部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展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创立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求真务实,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开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篇章。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陈列的五个部分立足主题,高屋建瓴,层层推进,以丰富的内容再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转变,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变,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昭示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文物典型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以鲜明的博物馆语言展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共展出珍贵的典型文物1280多件套。其中有:林则徐向清廷报告销烟经过的奏折、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旗帜、上海公共租界界碑、中法战争期间清军扼守广西镇南关的布防图、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玉玺、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手稿、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关防、孙中山的印章、孙中山在广州学医时用过的显微镜镜头、八国联军分区占领北京图、《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卒业证书、中央苏区造币厂的银圆铸模、吉鸿昌亲书父亲遗嘱的纪念碗、荷兰著名电影艺术家伊文思赠给延安电影团的手提摄影机、中国政府台湾受降主官陈仪在受降仪式签字时用的毛笔、人民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使用的报话机、人民解放军接收的国民党中央银行发行局的库房钥匙、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和开国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词、1951年10月,热河省建平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房屋执照、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首任行政长官的投票箱、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仪仗队使用的指挥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签署举办城市合同用笔、多哈会议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使用的木槌、胡耀邦致华罗庚的复信、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时送给邓小平的水晶鹰、日本明仁天皇赠送给江泽民的银瓶、美国总统布什赠送给胡锦涛的银杯、陈景润1966年发表的(1+2)简要论文手稿(中英文)及荣获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自然科学一等奖奖章、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民使用的社会保障凭证、成都市双流县瓦窑村保持土地经营权长久不变户主大会决议、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的签字笔、联合国有关机构颁发给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的维和奖章等。这些珍贵的文物从不同侧面记录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印证着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巨大变迁。

四、美术作品精彩

注重历史与艺术并重是《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显著特点,共展示美术作品36件。特别是为艺术地表现宏大的主题,突出重大事件,结合内容需要专门组织鲁迅美术学院的田魁玉、周福先、李福来、李武、晏阳等艺术家创作了美术作品十余件,包括:油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旅顺大屠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渡江战役》,雕塑《古代灿烂》、《今日辉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祖国颂》、《武昌起义》、《苦难的中国人民》、《血肉长城》等。同时,选用了观众难得一见的馆藏美术精品21件,用于加强表现陈列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如:国画《虎门销烟》(晏少翔 李林翔 1959年作)、《转战陕北》(石鲁 1959年作),油画《金田起义》(王恤珠 1961年作)、《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俄】谢罗夫 1947年作)、《南昌起义》(黎冰鸿 1957年作)、《开国大典》(董希文1953年作)、《兼容并包》(沈加蔚1988年作)、《烧地契》(尹戎生 1975年)、《延安火炬》(蔡亮 )、《春晓》(【日】东山魁夷作)、《重建起来》(宋淑田,1959年作)、《启航——中共一大》(何红舟 黄发祥 2011年作),雕塑《运筹帷幄》(张松鹤 1959年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靳尚谊 1977年作)、《香港海员罢工工人》(潘鹤1959年作)、《艰苦岁月》(潘鹤 1956年作),年画《群英会上的赵桂兰》(林岗 1951年作)等经典作品。这些美术作品深化了陈列主题,营造了大气磅礴的气势,成为陈列中的一大亮点。

五、展示手段多样

丰富的展示手段是此次陈列的亮点。除 “国中之国”——租界、三元里抗英、五四运动、武装起义、根据地建设、红军长征、向往新中国、开国大典、科学春天、港澳回归、申奥成功、极地科考、抗震救灾、航天成就等传统的文物组合形式外,立足于陈列主题,还采用了多种展示形式。它们形成了陈列的看点和亮点,不仅使展线高潮迭起,更以不容置疑的史实对主题做了最好的诠释。

虎门抗英、渡江战役等多媒体半景画文物组合以虎门炮台大炮、渡江大船等珍贵文物为展示重点,以油画、音效、解说等手法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两弹一星”数位幻像剧场通过采用数字声光电相结合技术,虚拟展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场面。当两弹成功引爆后,观众不仅能从大屏幕投影中观赏到光芒耀眼的蘑菇云,同时会看到投影和幻影画面共同营造的景象,仿佛置身在发射现场。等比例缩小模型及数字虚拟技术模拟展示卫星发射升空并伴着《东方红》的乐曲进入预定轨道。航天成就沉浸式场景通过采用数字多媒体技术,结合影像地球和球幕两种特殊的影片形式,展示我国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玻璃地台上高清晰度的影像地球,通过4台高清投影融合覆盖球体实现震撼的视觉效果。地台通过光学反射形成的窥视无穷的效果和穹顶球幕通过投影投射出深邃的太空,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旋转着的影像地球演示发射基地、飞行轨迹、返回地点、视频、图片、文字等相关信息。穹顶球幕多角度演示星空、飞船分离、宇航员的飞行姿态和出舱等历史瞬间的三维动画,充分体现球幕的沉浸感和太空行走的真实感。青藏铁路多媒体互动场景采用高清投影等技术及等比例仿真模拟列车车厢营造了一个正在清藏高原上疾驶的车内环境。当观众踏上列车,既可通过车厢内车窗大画面欣赏飞逝而过的青藏铁路沿线的美景,也可以通过座位上的查询屏了解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创造出的许许多多国内外“第一”,还可以坐在驾驶室通过播放控制系统、同步控制系统(虚拟驾驶)获得驾驶列车的感觉。高清投影显示系统、多媒体互动系统、灯光及音响系统、高清等离子显示设备、触摸查询显示屏等的组合,使虚拟场景具有临场感。此外,还有不少观众参与及互动项目:图文并茂的改革开放以来大事记多点互动查询系统,互感式电子翻书近代爱国名言警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触摸屏《抗战文艺》、《双百人物》,电动图1966年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分布图等,既强化了视觉效果,丰富了陈列内容,又使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项目。中共一大会址复原,《地道战》模型、开天辟地、抗战胜利、战略决战、改革开放、南方谈话、百年梦想、60周年阅兵、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等电视片增添了陈列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各种展示手段特别是科技手段的应用丰富了陈列的艺术语言,增强了内容的表现力和视觉的冲击力,在带给观众视觉享受的同时使之能够更好地感悟陈列主题。

六、风格大气庄重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主题关乎中华民族的历史,更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如此深邃宏大的主题和波澜壮阔的历史被浓缩在近6000平方米的展厅,需要与之相称的庄重风格。而两千多件大大小小的展品的展示效果更需避免琐碎凌乱,应立足陈列主题,蕴含寓意,贴近时代、贴近观众,体现出强烈的震撼力和观赏性。

陈列中大量文物组合展示增强了整体感。虎门抗英大炮、华盛纺织总局的动力头道粗纱机、五四运动期间印制宣传品的印刷机、李大钊等革命志士英勇就义的绞刑架、渡江战役中的木船、奥运会开幕式上用的缶、神州五号返回舱等诸多典型的大体量珍贵文物难挡气势;数十件精彩的美术作品与历史照片等交相辉映,大气磅礴,形成疏密有致的节奏;序厅、尾厅及各个部分中有意打造的看点突出气势,串联着整个展线;由深至浅、由暗变亮的色彩运用在随内容的变化中又有着和谐的因素;各部分的标题板材质厚重;疏朗的展区分割……这些无一不使大气庄重成为陈列的显著风格。也适应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主题。

总之,《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以大气庄重的风格以及历史的厚重感、文化的丰富感和鲜明的博物馆特色彰显出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深邃魅力,并在文物内容、形式设计和展示手段上以物取胜、以情取胜、以雅取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各级领导、专家及观众的一致好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现场审查陈列时指出:《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是当前重大的文化工程,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也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陈列复展仪式上指出:《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一定会成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抗争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教材,成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

陈列向公众开放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已累计接待观众一千多万人次,收到观众留言十余万条。一位观众留言:“我先后参观3次,每次3小时以上。我发自内心的完全赞同结束语。我爱共产党,我爱祖国,我爱社会主义。我对振兴中华、中国崛起的光明前景充满必胜信心。”观众纷纷留言说:“《复兴之路》带领着我们追寻祖国前进的步伐,随之喜而喜、随之乐而乐、随之痛而痛、随之悦而悦”。“此展览很好,使我们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旧中国所受到的屈辱,看现实,我们更增加了民族自豪感,给我们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展览办得很好,办出了特色”。甘肃兰州的一位干部留言:“观看这次展览,更加坚定了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信心,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伟大祖国好,社会主义制度好,改革开放好,中国共产党好,各族人民好,是发自我内心的呼喊。”一位大学生留言:“这次参观让我们充分了解了共和国的诞生以及发展,让我们青年大学生更加了解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把我们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的重任,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让我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我将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一位公务员写道:“伟大的复兴之路尽管漫长而曲折,但却充满了希望和光明,让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共产党的伟大”一位农业大学的学生说:“《复兴之路》让我重温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屈辱史、奋进史。参观完展览后,我感到自己有义务将新中国建设地更加美丽富强。中国的明天,有我!”署名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党员说:“看完展览后,心情很激动,《复兴之路》让我们再次深切地感受了中国的复兴之路,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为了祖国更加辉煌的明天,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奋斗,做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人!”北京一位初一的学生在留言簿上写到:“看完了中国的复兴史,我为之震撼。中国经历了那么多磨难走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更加珍惜每一天,携手共建美好的明天!”很多外国观众也认真参观陈列。一名韩国留学生留言:“我在北京也学习了不少的中国历史,能在《复兴之路》生动形象地再次“复习”到中国历史非常激动且满意。”还有不少观众对陈列的展示手段和展示效果留下深刻印象。北京师范学院学生认为:“《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气氛、灯光、装潢、内容、设计形式都很精彩,看后受益匪浅”。北京理工大学学生感慨“最喜欢航天成就展示,太棒了!站在地球的边际,感受太空的神奇,好喜欢!下一次一定再来,带更多的朋友来参观,了解中国的发展进程!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复兴之路》生动、深刻、真实,视觉冲击强烈,结合现代化的手段,更能真实感受历史时刻,看完很感动,很满足,会介绍给更多的同学、同事来参观。”


回顾历史,共创未来。《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已成为各界群众寻访历史足迹、倾听时代声音、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使广大观众受到教益,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