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观众的注意力研究

发布日期:09-22信息来源:tzbwg


对博物馆观众的研究,自1897年的德国人弗贺奈尔(C'z T. Feehner )开始,已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这一百年中,前后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和成果。
▲ 弗贺奈尔(C'z T. Feehner )

其中,需要特别提到的有两项研究。
第一是自1928年开始,“博物馆观众研究之父”耶鲁大学教授爱德华·罗宾逊与心理学家阿瑟·麦尔顿两位专家用了近10年的时间。基于调查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发表了10篇重要的理论性论文。两位在研究成果中提出了“博物馆疲劳”、“展览吸引力”和“展览持续力”等里程碑式的概念。
第二是我国的吴卫国教授,首次在国内使用统计学知识分析了博物馆观众的参观行为和参观态度。并在1987年发表了《京津地区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为我国的博物馆研究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模式。
▲ 吴卫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博研究中心主任

进入21世纪以来,这项研究关注的对象逐渐从观众延伸到公众,范围越来越广。研究的内容也从观众行为扩展到了观众心理的认知系统。
在众多研究中,无疑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观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且是一种“零和”的过程,观众在一个信息上选择多花时间,就会在另一个信息上少花时间。因此,博物馆单元、展品、信息之间其实是一种竞争关系。
那么,怎样的展陈设计,更能持续的吸引观众注意力,就是本文探索的目的。二、统计与结论
作者历经21天,共统计了1193人次,并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Version 20(专业统计软件)对常州市博物馆中的各个部分内容进行了均值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 常州市博物馆展示内容对注意力的影响
内容的受欢迎程度,与观众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知识背景的契合度有很大关联。
参观起始阶段注意力较为集中,随着参观逐渐减弱,随着“出口指示牌”出现的刺激,观众会加快参观速度,且注意力加速减弱。展示形式对注意力的刺激
操作性强的比操作性弱的参与率高。
感官体验丰富的比体验单一的参与率高。
体验类展项比科普类展项参与率高。
休闲娱乐类项目普遍参与度都很高。
不同性别观众注意力的差别
男性观众相比女性观众,对不感兴趣的内容更容易忽略。
但对感兴趣的内容,男性观众比女性观众更加投入。
不同年龄段的注意力差异
相较于青年和老年人,儿童和中年人的注意力相对较高。
不同群体参观注意力的差异
家庭与情侣在参观时最容易集中注意力。
展陈设计建议一、文字说明设计
从阅读时间上考量,观众很少能够深入阅读说明,他们通常只是快速扫一下说明文字,选择性的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内容。观众以为经过简单一撇就已经获得了展示信息,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并没有记下任何东西。这就是麦克卢汉博士所谓的“资料定向”现象。
▲ 马歇尔·麦克卢汉,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思想家。
人类文明最早进入的是“图像时代”,随着文明的发展才逐步进入“文字时代”。但如今,信息的传递又逐渐由“图像时代”转向基于多媒体的“视听时代”。但文字的作用并不是被削弱了,而是需要更加精炼。
极简的文字说明要求尽量减少辅助信息,将阅读时间控制在几秒钟之内,从而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展品本身。
▲ 极简的文字说明要求尽量减少辅助信息
在文字形式上,应该以“设问”或“对话”的形式取代“说教式”的形式。将观众的“无意注意”变为有目的地寻找答案的“有意注意”。
▲ “设问”或“对话”的形式取代“说教式”的形式二、参观流线设计
根据调查,在参观初期,观众会在短时间内认真观看并阅读每一项内容,当意识到不可能在有限时间内参观每一项内容时,观众会选择个人感兴趣的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串联的“强迫式”参观流线,可以帮助参观者最大程度上不漏掉重要展示或隐藏展示。
▲ 串联的“强迫式”参观流线
根据调查,在顺序参观的流线中,高达18.3%的观众选择逆向参观,这与出入口位置的设计和观众的参观目的息息相关。
入口位置越靠近流线开端,越能够让观众下意识选择进入流线,进行顺序的参观。
对于观众的选择性习惯,设计可尽量兼顾两种态度。一种是规划好的强制性流线;另一种是自由的流线,不具备严丝合缝的逻辑性,观众可随意浏览但不影响参观效果。
三、工作流线设计
在人为的监控下,观众常常伴随焦虑感,从而加快阅览并草草结束。在调查中发现,观众更倾向于在私密的环境中进行参观,但凡发现有保安或工作人员存在旁边,就会下意识结束阅览向下个空间前进。
为平衡观众参观体验和管理工作,可加强监控系统进行监管及设置静态监督岗,减少工作人员的走动,且避免工作人员路线与参观路线的交叉。
▲ 国家博物馆综合管理平台四、禁止行为的设计
博物馆事实上是赞成与观众进行互动的,也期望展品能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但出于对展品保护的角度出发,又不得不禁止观众一些触摸展品的行为,这就形成了天然的矛盾。
此外,当不允许触摸的展品与鼓励触摸的多媒体展项混合时,也容易使观众混乱,降低参展的感受。
▲ 出于对展品的保护,不得不禁止观众触摸展品
馆方可多设置一些可触摸的辅助展项,例如法国的马赛博物馆,在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动物的标本错落摆放在展台上,构成了一幅恢宏的动物世界场景,馆方为了观众既能近距离欣赏,又防止触摸带来伤害,设置了“动物皮毛触摸箱”,观众可触摸箱内的动物皮毛以感受其质感。
▲ 法国马赛博物馆
同时,还可以在展览的设计细节上下功夫,通过高差、横版、倾斜的台面等元素,给予观众一定的“心里界限”暗示,观众也会下意识的与展品保持一定的距离。
▲ 设计细节上给予观众一定的“心里界限”五、解决“博物馆疲劳的”的措施
在参观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续,观众会产生诸如体力疲劳、精力衰竭、注意力涣散等生理感受,这种现象被称为“博物馆疲劳”。
这种现象会表现为:观众在展厅中停留的次数越来越少,越来越快的向出口移动,甚至干脆中途退场。
针对博物馆疲劳的研究也很多,其中著名的是1992年严建强教授总结归纳的:节能原则、恢复原则、诱导原则和参与原则。
▲ 严建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及博物馆系教授
“博物馆疲劳”产生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生理原因,即观众长时间行走站立且缺乏休息场景设计的时候,观众会因为疲劳得不到及时缓解,从而导致失去参展的能力;二是心理原因,观众长时间处于某种噪音、黑暗或气味中,逐渐就会适应并失去注意力,这也是心理学家提到的“厌腻心理”。
除了重复同一类展示形式所带来的审美疲劳外,展览逻辑的混乱也会产生观众心理上的疲劳。
▲ 设置休息场景以保障持续参展的能力
在博物馆空间的设计上,相邻空间的元素组合应保持一定的对比变化,展示空间的风格在不同的年代、主题上也不应该过于相似。
▲ 在设计元素上应适当做出变化
总结博物馆对观众注意力是无法强制性介入的,因此众多的博物馆工作者只能试图更多的去了解观众这个群体,通过改善自身的工作,来逐渐完善博物馆信息的“传递”和“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