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联动建构“大思政”育人格局

发布日期:01-20信息来源:tzbwg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在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要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在社会认知理论指导下,纪念馆(博物馆)等场馆作为展示和保存红色资源的重要载体,需要持续加强资源建设,以提升文化的彰显度和传播力,同时通过环境交互的影响,联动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生动讲好中国故事,培育青年的价值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红色基地育人实效

社会认知理论中“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人、环境和行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存在相互决定的关系。因此建设优质的红色资源教育场所,将有助于打开育人新格局。固本强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纪念馆大多设置在历史事件或革命发生的旧址,可考虑如何将历史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机结合,打造具有纪念特色的育人环境。馆内设施可借助新媒体新技术等方式,建设一批具有互动性的展示设施,让参观者能更加沉浸式体悟历史事件,真切地感受其力量和精神。博物馆作为大众均可参与的场所,受访观众不受年龄、性别、职业等限制,因此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建设需尽可能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让参观者在舒适、干净的环境中进行参观学习。

科技赋能,创新教育新模式。据统计,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个、教育活动32.3万场,策划推出3000余个线上展览、1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在生活习惯、认知理念、信息获取方式和消费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也敦促线下教育行业转变工作思路。如何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发挥场馆的育人潜能,仍然是值得思考的命题,亟待充分发挥科技功能,加强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等的建设强化线上服务功能,探索数字化展示和网络化传播新路径,结合VR等新媒体手段,创新传播方式,打造线下“沉浸式”体验、线上“云端体验”等多种传播手段,不断突破红色基地教育的业务范围和边界,全方位多角度为受教者提供文化教育。

建立联动共建机制,提升思想引领成效

建立人员互动机制。高校的思政课是进行红色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课堂”,而纪念馆则是开展思政教育课的“第二课堂”,其是对“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和升华。高校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邀请红色基地的讲解人员走进高校,选定合适的红色教育基地,在教育过程中可推进实施理论+实践的互动机制,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基于双方教育功能的一致性,在红色文化的内容上可形成同频共振。同时,学校可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研学沙龙等交流活动,就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研讨,分析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的所需、所想,精准地为受教者“画像”。联动学术研究。纪念馆与高校的联动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高校可以与纪念馆合作开展学术研究项目,利用纪念馆的资源和文献,挖掘历史事件的深层次意义并进行学术探索,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可为学术界贡献新的见解和发现。通过纪念馆和高校的联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文化的底蕴,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创新精神,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这些价值意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和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深化“三全育人”,强化实践育人质效

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校园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作用尤为重要。高校需加强在校园文化中营造红色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注意红色文化而将心理资源开通,从而保持关注和学习,将展示的红色文化内涵保留在记忆中,进而外化于行,即产出过程,最终达到爱国等习得性优秀行为和观念。因此高校需重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仔细研究国家对红色文化的政策指导,积极创设校园红色文化情境,为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平台和条件。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馆校联动育人的合作机制,积极为学生创造实习和实践机会。学生可以在纪念馆等红色基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学习、宣传讲解等实践活动,通过实际参与和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逐步提升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双方也可合作开展实地教学、专题讲座、展览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接触历史文化,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学术研究,让思政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历史事件等内容“立体”起来。纪念馆等红色基地是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肩负立德树人的重任,两者的共同性画出了馆校联动育人的同心圆。两者联动育人不仅有助于将历史文化的传承融入到高校教育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的历史和发展,增长历史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历史文化意识、社会责任感、研究与创新能力、身心健康水平和跨学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