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红色文化精神谱系主要标识与核心价值

发布日期:05-26信息来源:tzb

百年奋斗,百年辉煌。在泰州这片土地上,出现了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沈毅、沈安娜、高凤英、丁广田、杨根思、张桃芳、孙龙珍……;在这片土地上,新四军东进抗日、陈毅三进泰州城、黄桥决战、苏中七战七捷、渡江战役、人民海军诞生等事件构成了泰州红色叙事中的一个个生动活话剧。这些闪亮的名字和故事,成为泰州红色文化精神谱系的重要标识符号,勾勒出泰州红色文化谱系光彩夺目的价值维度。
醒农播火者:追求信仰、探寻道路、为民解放的探索精神
沈毅烈士是泰州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个独立党支部书记、第一个县委书记,是泰州最初社会主义运动的播火者。沈毅于1900年1月出生在泰州北门外一户城市贫民家庭。14岁那年,在景范学堂读书的沈毅迫于生计辍学到上海一家绷带厂做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他积极地投身于工人运动之中。1923年,沈毅到广东参加彭湃领导的革命运动,并成为共产党员。1925年初,受江浙区委指派,沈毅回到苏北开展革命工作,他选择刁家网地区作为开展革命工作的根据地。1926年借助接受先进思想的塾师组织农民开展“春荒借粮”斗争,不仅解救了农民的春荒之苦,而且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斗志;于当年组建泰州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还创办了江苏省第一个党领导下的农民合作组织——醒农合作社与进步塾师组织——塾师联合会。1927年,党员发展到100多人,成立了8个党支部,参加农会的农民达到24000多人,当年沈毅组织了万余农民“七二”围城斗争。1928年初,江苏省委决定成立中共泰兴县委,沈毅担任泰兴县委书记。当年,组织领导五一农民暴动,因暴动失败被捕,6月28日在泰州大校场英勇就义。沈毅虽然牺牲了,但他创办的醒农会及其开展的革命活动,积累了革命斗争经验,播撒了革命的火种,为泰州地区革命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个不相信:英勇无畏、排除万难、智勇争胜的奋斗精神
在泰州红色文化中,英雄杨根思的名字永远不会忘记。他是泰州土地上养育的英雄模范:抗日战场上,在兴化沙沟他用长矛刺进了敌人的心脏,并缴获了第一杆枪;在浙江孝丰城战斗中,他奋勇当先用两枚手榴弹炸掉敌人重机枪阵地,被评为华东爆破大王。解放战争中,在1946年攻打泰安天主堂的战斗中,他用18颗手榴弹攻下了这个制高点,获得“战斗英雄”称号;在鲁南郭里集战斗中,他冒着火力封锁连续三次运送拉雷炸毁敌地堡,被誉为“爆破大王”;在1947年1月鲁南战役齐村战斗中连续爆破国民党守军碉堡群,他俘虏守敌一个排,被评为“华东一级战斗英雄”;1948年底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他再立战功,获得“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1950年9月杨根思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克服万难,屡立战功,以无所畏惧的精神英勇作战,在长津湖战役中,当敌人向他坚守的1071高地发动第9次进攻时,他命令通讯员把重伤员背下阵地,又命令机枪手把打光子弹的重机枪撤下阵地,自己孤身一人留下坚持战斗,打出最后一颗子弹后,怀抱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杨根思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他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杨根思连”,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第一位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称号的英雄。在战前,他发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誓言,“三个不相信”精神至今仍然流淌在中国军人的血脉中,成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动力。2009年9月14日,杨根思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巾帼群雕像:忠诚事业、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在泰州革命历史中,有三位享誉全国的女英雄,她们分别是沈安娜、高凤英、孙龙珍。沈安娜是战斗在隐蔽战线的女英雄,她潜伏国民党内部长达14年。作为红色特工,她传出众多重要的情报,如在1939年1月,沈安娜作为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速记员,及时将国民党分裂派提出的两个反共文件《防止异党活动办法》(后改为《限制共产党活动办法》)和《关于共产党的处置办法》传送到延安,为揭露了国民党分裂反共阴谋做出了突出贡献。女游击队员高凤英生于水乡,她机智勇敢,侦察、打仗样样出色。1947年1月,姜北区队伏击一路前来扫荡的国民党军队后,撤到海安高家垛休整,不料遭到敌人包围,在冲开一条包围圈中,高凤英腿部受伤被安置在一位老大娘家里,因叛徒出卖被俘,敌人对她用尽酷刑,她英勇不屈,英勇就义。她的英勇事迹被广为传颂,南学苏中高凤英,北学晋绥刘胡兰,成为革命战争年代妇女中的光荣范例。孙龙珍是泰州大地上出现的另一位名动全国的女英雄。1959年,19岁的她响应党的号召融入了西进的洪流。进疆后,她先被分配到建设兵团一化工厂工作,她埋头苦干、毫无怨言,月月被评为红旗手。1969年6月10日,一牧民羊群进入了前苏联单方面认定的“争议区”,牧民被前苏军巡逻队绑架,孙龙珍听到呼救声,不顾身孕前去阻挡,光荣牺牲。孙龙珍在建设年代不怕牺牲、不怕辛劳,奉献事业、奉献人民的精神,成为泰州红色文化精神的另一座精神丰碑。
统战活话剧:大局至上、先锋先导、动员各方的协同精神
统一战线是我党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新四军在东进抗日、黄桥战役中,陈毅三进泰州城,上演了这片土地上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生动活话剧。1939年,陈毅按照中央关于新四军进入苏北地区发展的批示精神,创造性地提出了“击敌、联李、孤韩”的工作方针。1940年春,新四军苏北挺进纵队积极东进的同时,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进攻的指示,挺进苏北,并要求东进挺进纵队与之会合,力求建立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939年至1940年间,陈毅以国家安危为重,凭着一种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先后三次来到泰州,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争取李明扬、李长江“二李”,成功争取李明扬让道新四军东进黄桥,并在顽固派与新四军的摩擦中保持中立,为后来黄桥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为我军立足苏北,继续东进北上,开辟和扩大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创造了条件,成为我党统战工作的杰作。黄桥战役期间,黄桥地区人民群众在中共苏北区委领导下积极支援新四军作战,一曲黄桥烧饼歌,展现了人民群众对新四军的巨大支持。此役是我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聚焦使命、依靠人民、团结各方、争取胜利的斗争艺术。这启示我们,我们党要实现使命,必须动员一切力量争取胜利,要注重先锋引导,壮大基本力量,团结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
渡江英雄谱:不怕牺牲、顽强进击、敢于斗争的开创精神
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人民解放军集聚江北,准备渡江战斗。在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后,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人民解放军下达了渡江作战命令。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东线指挥部设于泰州白马庙,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海军在这里宣告成立,成为泰州红色历史上具有开新意义的重要事件。靖江是渡江战役的东线起点,也是“东线第一帆”升起的地方。泰州人民冒着敌人的炮火,划起数千只木帆船,一船又一船,将解放大军送过长江去。在渡江战役中,还涌现丁广田迫降敌舰的英雄事迹。丁广田是泰兴的船工,渡江战役开始后,他驾船向南岸急驶过去,遇到敌人中型巡洋舰“永纪号”,他临危不乱,机智勇敢地以一条木帆船截获并协助解放军受降了舰上的120多名国民党海军。他被评为渡江英雄、全国特等功臣,并于1950年参加国庆观礼时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在渡江战役中,泰州人民表现出的不怕牺牲、顽强进击、敢于斗争的开创精神,成为泰州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百年奋斗路,铸造了泰州红色文化光彩耀人的精神谱系。启航新征程,泰州人民要赓续探索精神,做探索者,不断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新路;要赓续奋斗精神,做攻坚者,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支点;要赓续奉献精神,做奉献者,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要赓续协同精神,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实现新使命;要赓续开创精神,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奋力开创幸福泰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