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手记丨“与天地精神往来——黄宾虹艺术研究展”策展手记

发布日期:08-09信息来源:tzbwg

摘要:“与天地精神往来——黄宾虹艺术研究展”是年轻的成都市美术馆新馆第一次与博物馆合作的展览。尽管由于传统书画材料的脆弱性、灯光、温湿度、安保等各方面的硬性条件限制,黄宾虹的作品几乎与裸展无缘,但在这次展览中,策展团队通过策展语言和展陈手段的创新,用多个体验式景观呼应黄宾虹的艺术创作精神,用不同维度的表现手法,为观众打造出多层次的观展可能。


一、为“读不懂”的黄宾虹策展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为表达对黄宾虹先生的尊敬,称其为宾翁,大概是因为他留给策展团队的形象一直是一个“老头”,抑或由于他在绘画艺术上的光彩确实是在他成为“宾翁”之后才开始绽放的。1932年中秋,69岁的黄宾虹应邀入蜀,先抵重庆再至宜宾,乘木船溯岷江而上,终于在11月到达成都,1933年秋日归沪。前后不到一年时间,巴山蜀水给予宾翁的造化妙悟却促成了他晚年变法的核心之“理”,从这一年开始“黄宾虹”注定成为美术史上的“宾翁”。黄宾虹与巴蜀山水的际遇,也为策展团队在成都举办黄宾虹的展览提供了重要的起点。

“与天地精神往来——黄宾虹艺术研究展”是年轻的成都市美术馆新馆第一次与博物馆合作的展览,纸质文物的脆弱和黄宾虹选题的艰深,成为策展团队的挑战。展览的策划筹备始于2022年底,在整个筹备周期中,策展团队研读了30几本有关书籍,拜访了8家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收集、整理、撰写了10多万字的文案、资料,从中找到了一条丰富而又独特的线索。

从一般人的视角来看,宾翁是一位“业余画家”,因为他涉足的领域从来都不只是绘画,他还有多重身份,金石书画鉴定家、美术教育者、美术史学家……要读懂黄宾虹就要读懂他的众多身份。正因如此,尽管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墨神”“千年中国画史上的最后一位宗师”,但他的成就却不应只在于绘画本身。因此,策展团队更希望这场展览可以展现出他隐藏在画作背后的深刻——别人在画画,而他是在画“画论”。黄宾虹的画以及他如何为中国美术提供了一个笔墨理论系统,这两者对于展览而言,同等重要。

要全面展现宾翁的艺术风貌,就不仅要对他的山水画、花鸟画、书法、金石等做深入细致的研究,还要将这些晦涩难懂的笔墨艺术成就及浑厚华滋的民族文化精神更为直观地展现给大多数普通观众。由于黄宾虹的艺术涉足浩繁、体系庞大,故而,对于普通观众而言,黄宾虹基本上意味着三个字——“看不懂”。策展团队希望将这个落地于观众流量超高的成都市美术馆的展览,在保证展览体系与学术深度的同时,用观众友好的方式,呈现这位“千年中国画史上的最后一位宗师”。尽管由于传统书画材料的脆弱性、灯光、温湿度、安保等各方面的硬性条件限制,宾翁的作品几乎与裸展无缘,但在这次展览中,策展团队还是尽力通过营造欣赏场域,努力“破”掉层层玻璃阻隔中作品与观众的距离感,借助策展语言和展陈手段的创新,用多个体验式景观呼应黄宾虹的艺术创作精神,用不同维度的表现手法,为观众打造出多层次的观展可能。

终于在2023年3月的一个下午,策展团队在无比庞杂的内容里找到了策展方向,并在豁然开朗的兴奋中,用2个小时快速完成了整个展览大纲的编辑。


二、 寻找有意味的题目

在寻找展览题目的时候,策展团队翻阅了宾翁论画的诸多记录,也查阅了历代研究者对他的评价,最后却离开艺术评论环境,从浩瀚的中国传统哲学中选择用这句取自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作为题目(图1)。这种选择背后是策展团队对宾翁精神的解读,更重要的是,策展团队本就希望这场展览不仅是一场美术展,更是对宾翁这个“人”的展览。所以策展团队在构建展览结构的时候打破了以往大师展常用的以时间为线索展开叙事的方式,通过四个章节层层递进,去剖析宾翁。首先是从师古、师造化两个角度介绍宾翁的艺术,引导观众全面了解其艺术发生的基础,然后从入蜀角度探讨宾翁变法的起因,最后从其生前生后的外在环境与外在评价,在美术史和文化史中去“定位”宾翁。“国光:浑厚华滋本民族”“天地:我从何处得粉本”“幸雨:入蜀方知画意浓”“世观:五百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四个展览章节,层层递进的内容安排和体验式场景的穿插,让整个展览在“与天地精神往来”这样“曲高”的定位下,本着展现“普通观众能看懂的黄宾虹”“有血有肉的黄宾虹”“文化史中的黄宾虹”几个目标,力求依然可以“和众”。
图1 A9展厅入口处
在展品组织方面,通过对书画展品借展方安徽博物院、四川博物院黄宾虹藏品的研究后发现,虽然两馆所藏作品的题材与形式较为丰富,时间跨度也比较大,但数量与广度依然不足以支撑整个展场面积和全景式的展览定位。因此,在确定好的展览逻辑框架下,策展团队为展览补充了相当数量的文献、信札、印章和画稿等。整个展览既是对宾翁艺术成就的一次整体性梳理和介绍,又专门考据了其入蜀期间的活动情况和蜀地对其艺术思想走向成熟时期所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希望以此拉近与成都本土观众的距离。


三、在磅礴的文献资料里抽丝剥茧

通过主题定位、结构梳理和展品研究,策展团队在四个展览章节和共计十个小节之下,选取了70件黄宾虹书画真迹和40件套珍贵的笔记、图书、报刊和文献资料,并打造了“天地精神”“雨淋墙”“月移壁”“青城坐雨”四个体验式场景,综合性地对宾翁笔耕不辍的绘画实践与其艺术精神的本源进行介绍。

(一) 国光:浑厚华滋本民族

艺术研究型展览,不仅要着重艺术成就的展现,还应该将艺术家置于时代洪流之中,溯源其根本,厘清他艺术观念行程的过程,最终再现艺术家的综合形象。所以,步入展厅第一眼,观众看到的不是黄宾虹的画,也不是其他展览惯用的冗长的年表,而是通过黄宾虹的四段重要人生经历的生平概述与黄宾虹于19世纪20年代开始撰写的一部专门阐释中国古代绘画的通史性著作《古画微》拉开序幕,营造渐进深入的个案和勾连社会史的观展氛围(图2)。
图2 A13展厅《古画微》现场图
第一章节围绕黄宾虹师法古人的艺术思想,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善书为贵”展现宾翁对古文字和书法的研究和临摹;第二小节“草虫自在”以较小体量的作品点出宾翁花鸟画中呈现出的自在天真气度,作为本次以山水为核心的展览的补充;第三小节“丘园养素”是对黄宾虹山水题材的概括性介绍,展现他在人文艺术是天地自然转化这一观点上的实践。本章节意在呈现出一位站在前人垒砌的巨石之上,以史家的剔抉钩沉、以艺术家的敏锐感知,集数朝笔墨于己身的艺术求索者的形象。

图3 A12展厅《临唐六如停琴观瀑图》
在本章节的最后,策展团队从款识角度选择了《临唐六如停琴观瀑图》,因其款识中黄宾虹对自己从“师古”到“师造化”这一艺术探索的过程有所描述,故选取其作为衔接两个章节的节点性作品,由此递进到展览的第二章(图3)。


(二) 天地:我从何处得粉本

纪游山水是黄宾虹绘画的重要方向之一,他平生遍历祖国名山大川,写生画稿盈箱满筐、数以万计,其山水画的成熟蜕变也“得之于壮游”。宾翁在《讲学集录》中将中国自然风景分为四类典型:新安山水、浙东山水、粤西(桂林)山水、蜀江山水,策展团队借用他的分类对其师法自然展开的第二章节进行归纳。虽然策展团队此次组织到的作品以安徽、浙东、巴蜀三类为主,粤西稍弱,但为保证学术线索的完整性,依然保留了该小节。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宾翁在明了“古法”之后,如何将自然天地间体悟“理法”化为己用。

(三)幸雨:入蜀方知画意浓

图4 A10 展厅现场图
1932至1933年入蜀的这一年,对黄宾虹来说意义非凡,巴蜀的山水成就了黄宾虹的笔墨,而宾翁也以“入蜀方知画意浓”为这方土地画上了浪漫而又诗意的色彩。作为落地成都市美术馆的展览,策展团队特别用整个章节梳理了黄宾虹在蜀期间的相关史实和文献,并展出了部分在此期间创作的作品和其晚年反复以四川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图4)。希望通过这一章节来追述宾翁在蜀期间的人生轨迹和蜀地对其艺术作品的影响。该章节还打造了如“月移壁”“青城坐雨”等沉浸式艺术体验空间,借以还原宾翁入蜀和在青城山的画游经历,呈现一代大师在巴蜀山水滋润下的神遇与迹化。

(四)世观:五百年其间必有名世者

在展览的最后一章,策展团队一方面希望总结介绍宾翁的艺术成就,一方面更希望把这样一位先贤拉出艺术史范畴,放到更为广阔的文化史、社会史领域中去探讨。因此在展览的最后一章,策展团队除了梳理宾翁晚年变法和其笔墨系统,重点呈展了傅雷为宾翁撰写的《观画答客问》与潘天寿写的《五百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两篇标志性、定位性的文章,还在最后简要介绍了黄宾虹与国内外艺术界的交往及其身后相关的研究成果。

在策展团队看来,虽然宾翁终生着力于传统文化的探索,但在阅读和了解了他的大量文献史实,特别是各类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之后,策展团队认识到他并不是一个“古”人,他在坚守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在竭力提倡借古开今并放眼世界。应该说,黄宾虹的艺术世界,超越了古典和现代的界别区隔,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所以策展团队以他在《国画之民学》中的一句话“向世界伸开臂膀,准备和任何来者握手”作为展览的结束。

在主体展览结束之后,策展团队还设置了观众留言、大师与儿童的对望等区域,希望如潘天寿先生所言“五百年其间必有名世者”,黄宾虹的笔墨与精神终会被这一代人读懂,也终会被后世一代代认可、传承、发扬。


四、营造欣赏的场域

在确定好展览主题和展览结构之后,策展团队在与设计团队沟通之初就一致认为,这次展览的空间应该是古气的,而非老气的。所以策展团队决定在整个展览设计中不出现特别符号化的中国元素,而是通过抽象的、精神性的场景塑造,营造特别中国的氛围。从平面系列海报的设计到展陈设计,均采用了这样的调性(图5)。
图5 展览海报一组四张
在展厅中,策展团队希望观者在观展的过程中也跟随宾翁的视角游历山川大河,在场景中体悟宾翁从自然中游物观照的思想过程,同时欣赏作为观照结果的作品本身。特别是其中几个重点场景,抽取自宾翁从自然山水中体会到的一些精神来源,如雨淋

在确定好展览主题和展览结构之后,策展团队在与设计团队沟通之初就一致认为,这次展览的空间应该是古气的,而非老气的。所以策展团队决定在整个展览设计中不出现特别符号化的中国元素,而是通过抽象的、精神性的场景塑造,营造特别中国的氛围。从平面系列海报的设计到展陈设计,均采用了这样的调性(图5)。
图5 展览海报一组四张
在展厅中,策展团队希望观者在观展的过程中也跟随宾翁的视角游历山川大河,在场景中体悟宾翁从自然中游物观照的思想过程,同时欣赏作为观照结果的作品本身。特别是其中几个重点场景,抽取自宾翁从自然山水中体会到的一些精神来源,如雨淋墙、月移壁、青城坐雨等。整体展览的视觉形象选用了墨绿色为主来营造山水天地的精神场域,辅以不同程度的黑白灰体现水墨意境,在点金处以很小范围的金黄色点出精神性的光芒感。

图6 A馆-1楼公共区域
其中主海报选取了宾翁在都江堰写生的剪影和船过三峡月夜的抽象景观氛围,展现出“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精神属性。这一形象与展览中位于负一楼中庭的“与天地精神往来”氛围景观相互呼应。展厅中庭原本就有雨帘景观,策展团队利用建筑特性,在雨帘朦胧中构筑起宾翁孑然独立于天地间,环视四周玻璃上隐现的群山的形象(图6)。展览动线始于这个年近古稀的黄宾虹在都江堰进行写生的情景,也终于此景,希望通过这一场景营造,将对宾翁精神的哲学思考融入展览设计中,用有限的展示空间展示无限的意境延伸。

图7 A12展厅-“雨淋墙”
三套系列海报则用抽象的几何图像,概括了展区内雨淋墙、月移壁、青城坐雨三处场景。“我从何处得粉本,雨淋墙头月移壁”是宾翁自言的对自然的艺术体悟,策展团队结合展览结构打造了两处艺术装置场景,起到串联展厅作用的同时,也通过场景营造触发观众的思考(图7)。“雨淋墙”的场景位于第二章,弧形墙壁起到分割空间和引导动线的作用,墙的两面,一面作为章节开始,一面作为章节结束,同时还融入了青石景观,营造出宾翁壮游自然的氛围。其中作为结束的一面,通过将徽派青瓦和马头墙上的雨痕融合在一起,具象而不具体,塑造了雨淋墙头与水墨晕染之间的精神连接。

图8 A12展厅至A11展厅的走廊处-“月移壁”
“月移壁”的场景同样起到分割和引导的作用,因为A12展厅与A11展厅之间并不连通,需要经展厅外部走廊进入另一展厅(图8)。策展团队利用两个展厅之间狭长的走廊空间,结合宾翁入蜀的历史情景,打造了一个船过三峡的氛围景观,随着观众一步一景,体现步移月移的“月移壁”之景。在这里,原本具象的山石转化为含蓄寓意的表达方式,利用水波般的月影勾勒出江岸的轮廓,通过光影的变幻呈现出虚实明灭的感觉。这既是宾翁对夜山的观照感悟,也让观众在这里与天地精神融汇。

图9 A11展厅-“青城坐雨”
第三章节围绕宾翁入蜀展开,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是相关文献,一部分是他在四川创作的作品和他离开四川后创作的四川题材作品,因此这两个部分的转折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如何让观众在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从理性走向感性,去欣赏画作,策展团队选择打造了一处沉浸式的休憩区域。这一区域以“青城坐雨”为主题,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等多个层面来模拟宾翁在青城山遇雨的场景,带领观众重温1933年初春蜀中的画意。整个场景以圆形空间为依托,四周的波纹灯水火流动,佐以青年作曲家李茜云作曲、青年艺术家周桃桃弹奏的《琴语·雨》为背景音乐,在嗅觉层面,策展团队定制了“雨后青城”香氛,作为这个区域的“彩蛋”(图9)。整个区域仅有宾翁所做的“青城坐雨乾坤大,入蜀方知画意浓”为内容,其他则邀请观众静坐感知,尽可能联通五感还原宾翁所遇的雨后青城的精神场域。

图10 A11展厅
除了以上三处与启发宾翁艺术思想有关的自然场景的刻画,在围绕作品的呈现方面。策展团队也尽量通过整体场域的塑造,为观众提供合适的欣赏氛围。比如在展览的第三章节,主要呈现的是宾翁的“入蜀”,考虑到有大量的文献资料需要呈现,为避免文字内容的枯燥单调,在陈列方式上,部分采用了悬挂组合平面陈列的方式,让文献阅读区的动线变得更加轻盈灵动,增加节奏感(图10)。

图11 A10展厅-《青城山听琴图》
第三章的后部分以几件宾翁的四川题材作品为内容,这几件作品是策展团队重点选择的作品,希望每件作品都可以拥有相对独立的欣赏氛围,特别是其中的《青城山听琴图》(图11),是宾翁在离开四川后不久所画,既有他之前作品的风貌,又能看出他悟道青城后的浑厚初现,因此策展团队将它放入独立柜中做重点陈列,并在展柜背后做了一个意向的隔院听琴的场景,朦胧的帘后透出实景,强化青城山的浑厚华滋与宾翁精神的相通性。

图12 A10展厅扇面展柜现场照片
这次展览的展品都是文物属性,对文物的保护是策展团队首要考虑的条件。所以除了前两个章节使用了展厅内自带的恒温恒湿的展示通柜外,后两个章节,策展团队根据作品文保要求、场地情况、观展动线等前置条件,专门设计了防火阻燃、环保密封的独立笼龛柜来呈现部分经典作品和

专门设计了防火阻燃、环保密封的独立笼龛柜来呈现部分经典作品和文献,并加以文物专用的复合硅胶调湿剂来控制腔体湿度。这种能灵活适应展线的笼龛柜也为策展团队的设计提供了极大便利,特别是对特殊形状展品,如成扇展品的展示上,不仅能保证文保条件,还为展厅增加了灵动的美感(图12)。




图片

五、贯穿整个展期的延伸活动

图片


在展览策划阶段,公教团队与策展团队相互协作,多维度进行了相关活动的策划:既有在展览现场面向所有观展人群的自助式书法体验区,也有在不同阶段设置的为少年儿童提供的趣味手工课程、针对成人观众的原作近距离临摹、从学术角度出发进行深度解读的艺术讲座及沙龙等,此外策展团队还和学校联系,策划了两期馆校合作活动。


(一)馆校合作


图片

图13 A馆负一楼公区

在展览开展前,策展团队就提前启动了馆校合作活动“大师与儿童的对望:致敬黄宾虹少儿山水画长卷”,与成都市茶店子小学校国画社团合作,组织社团学生参与绘制了数十张山水画,利用位于展厅对面的公教区外墙进行展示。30张单独的山水画和主题书法按照顺序悬挂,“相连”成一幅长卷,和展厅内宾翁的作品呼应(图13)。展览展出期间,观众在展厅内领略大师之作后,便可从展览出口处走到公教区外欣赏孩子们的作品,体验跨越百年时空的大师与儿童的“对话”与“传承”(图14)。

图片

图14 大师与儿童的对望:致敬黄宾虹少儿山水画长卷 活动照片

另一期馆校合作活动,策展团队则将时间选在国际博物馆日,以“探索文物·致敬经典”为主题,邀请成都市高新区西芯小学的学生走进美术馆,参观展览并参与主题性公教活动。策展团队希望通过与学校的合作,让更多孩子走进美术馆,近距离体悟黄宾虹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二)书法体验区


在“与天地精神往来——黄宾虹艺术研究展”展厅出口附近,策展团队在展区外准备了一块书法体验区,不管是处于何种年龄阶段的观众,无论有无书法基础,在展厅中体悟完宾翁的艺术境界后,都可拿起一杆笔,跟着宾翁的字帖一起体验传统书法带来的美好感受。


(三)少儿课程


针对少年儿童观众,策展团队在夜间的延时服务中,为他们准备了一场橡皮章篆刻的公教活动艺术“艺术FUN体验:‘印’在我心里”。以宾翁的金石研究为出发点,通过橡皮印章的初体验和趣味性,年轻的小观众们对宾翁的金石研究及传统文化更易产生兴趣与好奇。


(四)原作临摹


针对成人观众,策展团队则在夜间开放了“艺术‘临’距离”,为提交申请的专业观众提供了在展厅中近距离临摹宾翁画作的机会,让专业观众能更直观的体悟“白宾虹”时期的新安画派疏淡清逸和晚年“黑宾虹”时期以积墨之风行笔的黑密厚重。


(五)学术讲座及沙龙


整个展期策展团队还准备了两场学术讲座及一场沙龙,从不同角度去介绍宾翁及相关研究成果。


第一场讲座策展团队邀请到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中央美术学院博士邓锋老师,带来以“浑沌中放光明——黄宾虹的绘画史意义”为主题的讲座。邓锋老师沿着傅雷提供的路径,引导观众去看和品味宾翁的作品。同时他从宾翁的生平到创作生涯的介绍,让大家更深入了解了宾翁及中国传统艺术。


第二场讲座策展团队邀请到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研究员李晟老师,作为东方美专创办者冯建吾先生的孙子,他以“黄宾虹与成都东方美专——民国时期四川美术教育”为题,带领观众一探大师与四川美育传播的联系。而在艺术沙龙活动中,策展团队则邀请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理论博士刘蘅、成都画院专职油画家黄润生、成都画院专职国画家卢贞,与展览策展人曹筝琪娜一起,以各自不同的艺术从业领域为原点,从近现代艺术史、中西绘画体系差异、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展览策划等角度分享了他们对黄宾虹、中国画体系和文化的理解,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与思考。



图片

六、社会影响的余音绕梁

图片


本次展览自开展以来,得到了艺术界同人、社会公众和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多所艺术院校组织学生集体观展。在为期两个月的展期中,观众量达到近25万人次。央级媒体,包括中国美术报、人民网、中国青年网等报道转发超40次;省级媒体四川发布、四川新闻网、四川观察等报道转发超120次;网络检索近1.1万条相关资讯,转赞评互动量超过1.94万次。


良好的社会反响除了与宾翁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展览的优质呈现有关外,还得益于在展览策划阶段,宣传团队就与策展团队相互协作,对宣传节奏、宣传亮点等进行了前置策划。在开展当天,策展团队就组织了媒体导览活动,向媒体介绍了宾翁生平、展览作品、本次展览的策展思路、展品特点等,以利于媒体对宾翁、对作品进行深度的解读。参观过程中,现场观众、媒体记者与策展团队围绕宾翁入蜀促成了其晚年变法之“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开展后,策展人还接受了成都商报YOU成都平台和成都日报锦观平台的专访,系统全面地对展览进行介绍,还回答了记者以当下视角提出的问题,并回应美术馆走向网红背后,策展的创新,以及公共美术馆必须履行的责任。此外,策展团队还利用成都市美术馆官方微信、小红书等平台及时发布展览信息、宣传推广片和公共教育等活动信息,在展期定期推送与展览内容相关的延伸阅读、专家点评及相关媒体报道。


展览结束后,策展团队对本次展览进行了线上虚拟美术馆的制作,并上传至成都市美术馆微信公众号,通过小程序,即使未能到达现场的观众,也可以观看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