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手记丨“不负古人告后人”——阐释大千展何以常展常新

发布日期:07-14信息来源:tzbwg

张大千展从酝酿到成行,历经两年有余。此时,三个月展期已近尾声,从策展人的视角,讲述这个展览的诞生,作为记录、分享与告别。

张大千因其卓绝的艺术成就与艺术影响力,进入展览选题视野,成为继“西江流韵”“笑看无限往来人”“天色微晴”“气韵纵然五百年”后又一绘画特展,构成我馆书画陈展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图片
图片



据统计,张大千生前举办的画展多达140余场,数量可谓中国古今画家之最。其身后所办画展历年皆有,未曾间断。如何区别以往、让张大千常展常新成为此次策展的首个难题。

首先,我们尝试从展品分析入手,提炼关键词,来框定展览的边界,勾勒展览的面貌。关键词一“民国”,给予了展品群较为清晰的时间界定,为展览勾勒出一个确定的时间轮廓。关键词二“山水、人物、花鸟”和关键词三“敦煌临摹”,呈现出这一阶段张大千作品两种迥异的面貌。

其后,我们在“山水、人物、花鸟”与“敦煌临摹”的面貌差异中寻找其内在的精神关联,探访展览灵魂的居所。当回顾民国时期张大千艺术行为与思想轨迹时,发现两者在其艺术生命中有着同样的指向:以古为师,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追寻中汲取营养。

图片

同时,我们又试图实践一种将观众角色和观看视角融入到主题之中的可能,使观众在参与体验中完成新一轮的艺术史传承,让所展画作焕发出当下意义。

这时,我们已获得了这个展览不同以往的主题:一是要表现张大千在民国时期师法古人,二是要体现其对当下观众的启迪意义。机缘巧合,在其印谱中发现“不负古人告后人”这一印文,这是张大千对艺术传承的自我表露,与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高度契合,因此成为展览主标题。




构建展览的脉络



与展览主题提炼同步,我们完成了展品的系统化梳理构建,形成了展览的大致脉络与基本结构。在结构上,根据作品面貌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展现张大千创作画精品,体现张大千初学石涛、八大,后取法宋元明诸家的早期绘画风貌,故名为“始因石涛八大而上溯宋元”,作品按照画科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个单元;第二部分为张大千敦煌临摹作品,表现其面壁敦煌的艺术探索,是对中国文人画外另一艺术体系的研习,名为“复由莫高石窟以追北朝隋唐”,作品主要按临摹对象的时代分为西魏、北周、隋代、唐代、五代、元代等几个单元,呈现敦煌艺术之流变,另外为更好地展现敦煌作品的临摹过程,特在此加粉本单元。展览的两大部分内容相辅相成,表达了张大千画学之路溯流而上的承递关系。




图片


丰富展览的阐释



如果说主题是展览的灵魂,结构和展品是展览的骨架与血肉,那么基于展览阐释的诸多细节则使灵魂、骨架、血肉融为一个生命体。在此次展览信息的阐释与传达上我们做了两个维度的努力:

第一,呈现作品背后的张大千其人。在序厅部分设置投影“大千影集”,以系列照片配文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其形象、社会关系、行迹与重要人生节点;在结尾处,设置“名家评价”,选取其同时代艺术家、学者及重要研究者的评价,以高度概括性的语言升华观众对其的认识;在留言台处设置二维码“大千年谱”,满足有深度信息需求的观众,进一步探究其丰富的一生。此外,还设置触屏设备“张大千三次敦煌之行路线图”,再现其西行历程艰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第二,展现张大千的艺术历程与传承。为突显张大千绘画师古主题,设置“张大千仿古画作对比”“敦煌临摹作品与原壁画对比”两组触屏设备,其中对比细节可使观众窥见其对古人用功之勤。因其弟子以大风堂门人自称,展览中将大风堂景观与课徒稿触屏设备相结合,以彰显其艺术传承。此外,我们还通过艺术装置来弥补展品艺术阶段性的局限,该装置在朝向展览山水画单元一侧为其人生最后一幅作品《庐山图》,形成早期与晚期艺术风貌的呼应;在朝向敦煌临摹部分一侧为其1943年敦煌之行后所画仕女,以表现敦煌之行对张大千人物画的深刻影响。



关于展览的思考



策展是思想和行动的交互与复合。其中,对于展览的思考与反思贯穿整个策展流程,而最终内化为策展经验中新的内容。


展剪影

此次我们用力最深的理论化思考是如何让观众体验成为展览的组成部分。只有观众的参与,展览才是完整的。这与接受美学的观点异曲同工:“文学的历史只有在作者、作品和读者共同作用时才能形成,作品的视野与读者的视野融合时,作品才具有意义”。我们以“不负古人告后人”这一主题将观众以“后人”身份带入到以张大千为中介的中国绘画史中,使其在参观中获得一个明确的角色与看的角度;又以留言区为展览结尾,使其通过书写甚或简笔画形成对展览的思考与总结,完成与展览之间的对话。

此次张大千展是众多张大千展中的一个,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您感受到它的一点点不同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