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编写进世界珍贵文化遗产教材 明清补服:带你领略织造业的辉煌

发布日期:05-19信息来源:解立新

补服是一种饰有官位品级徽识的官服,又称补褂、外褂,是明清官吏的主要服饰。补服的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上面用不同的“禽”和“兽”区别文武官职。补服制度始于明代,清代官员所着补服,借鉴明制,图案仅有少量变化。补服虽是官服,却体现了当时织造业的辉煌。

在泰州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明代“驼黄色暗花缎底绣孔雀纹”的三品官员的补服,它是泰州人徐蕃的官服,为国家一级文物。在我国现存明代服饰中,三品官服较为罕见。


明朝官员不同品级补子也不一样

孔雀补服的主人为泰州人徐蕃

1980年,泰州东郊鲍家坝菜园的工地上,一个农民建房时发现了墓葬。这个墓的主人为徐蕃夫妇,刚开始出土时,棺椁里尸身所穿服饰鲜艳如新,接触空气后,服饰慢慢褪色,大多呈现出棕色或土黄色。

这件“驼黄色暗花缎底绣孔雀纹补服”就是在墓葬里发现的,是墓主人徐蕃的官服。徐蕃为明弘治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正三品,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副部长。为官清廉,敢于直言,因反对宦官刘瑾一度遭贬,后重新启用。徐蕃死于嘉靖九年(1530年)。

这件出土的“驼黄色暗花缎底绣孔雀纹”三品补服,衣长131厘米,两袖通长242厘米,面料是姜黄色八宝四合云纹暗花缎,里料是姜黄色朵花杂宝直径纱。这件补服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前胸和后背各缀的边长为39厘米的空绣孔雀纹补子,堪称明代暗花缎的优秀作品。

目前泰州已出土明代服饰300余件,种类之全、数量之众,均居全国前列。其中最珍贵的就是这件明代三品官服“驼黄色暗花缎底绣孔雀纹补服”。市博物馆馆长解立新介绍,在我国现存明代服饰中,三品官服较为罕见。我市出土的这件孔雀纹补服,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人民画报》在刊载“中国历代服饰”时,就是选用这件补服。故宫博物院研究服饰的研究员看到后,认为其代表了当时我国织造业的最高水平。日本在编写有关世界珍贵文化遗产教材时,曾委托我国文物出版部门专程来我市拍摄这些服饰资料。

补子展现织造工艺顶级水平

一般来说,明清时期的官员所用的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明代的官补尺寸较大,制作精良,以素色为多,底子大多为红色,上面用金线盘成各种图案。其文官补子绣有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补子则绣单兽,或立或蹲。与明代的补子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文官绣单禽,武官绣猛兽;补子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明清时期的补子是随着官职而存在的,因而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由此,它有着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

明代刺绣分为南北两大派系,南绣的针法精巧细腻,绣面平整,色彩淡雅;北绣的针法较为粗犷,绣面装饰感较强。泰州出土的明代服饰的刺绣针法有20多种。

“补子”用平纹绢作底,以平针、正抢、反抢、套针、接针、刻鳞等多种针法刺绣出两只上下对飞的孔雀,以劈绒线绣深浅不同的云纹,以衣线(双股合捻)绣孔雀的翅膀。

徐蕃墓出土的补子上的孔雀羽毛就是用抢针刺绣的,用抢针刺绣出来的绣品呈色晕效果,层次分明,装饰性较强。徐蕃补子上孔雀的眼睛用的是“铺绒绣”,这是一种类似于手工挑织纬锦的刺绣方法,立体感极强,栩栩如生。而徐蕃补服中的孔雀轮廓是用包梗绣绣成,里面的梗是细铜丝。就是在刺绣时,先在绣料上按纹样走势衍缝一条较粗的芯线作梗,再用锁边针或缠针包线,绣出的效果具有凸起的立体感……这反映了当时织造工艺的顶级水平。

衣冠“禽兽”的来源

饰以禽兽纹样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方法最早源于女皇武则天时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采用佩印绶制和色制,是以佩饰的数量和服装的颜色等来区分等级。武则天把饰有动物纹样的绣袍赐给文武官员,以此来作为品级官位的区别。但这些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补子”,真正意义上的“补子”要等到明代才出现,文官绣禽,武官绣兽。清代的“补子”源于明代,在清代官服中穿用场合最多,时间最长,也有所改进和发展。

据《明会典》记载,洪武廿四年(1391年)规定,补子图案:公、侯、驸马、伯:麒麟、白泽;文官绣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除此之外,还有补子图案为蟒、斗牛等题材的,应归属于明代的“赐服”类。

明代和清代“补子”是有差别的,除了部分动物不同外,明服为团领衫,“补子”前后都一样,是织在官服上的,四四方方,边长约40厘米。而清代的“补子”是后来镶嵌在官服上的,比明代的“补子”略小,约30厘米。清服是对襟褂,前胸的补子被一分为二。

在明清两代,受过诰封的命妇(一般为官吏的母亲及妻子)也备有补服。她们所用的补子纹样以其丈夫或儿子的官品为准。女补的尺寸比男补要小。凡武职官员的妻、母,则不用兽纹补,也和文官家属一样,用禽纹补,意思是女子以闲雅为美,不必尚武。

在泰州博物馆中,陈列着一件徐蕃的妻子张盘龙的补服,奇怪的是竟绣着麒麟纹。张盘龙是刑部郎中张存简之女,生前被封为淑人。

“关于这件‘补服’,流传着三种说法。”博物馆工作人员张喆说,一说张盘龙可能是皇亲国戚,可以穿麒麟纹的补服;二是这件“补服”跟清代皇帝赏赐黄马褂类似,是明代皇帝赏赐给她的;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张盘龙生前没能穿上“补服”,死了以后要穿一下,也就是所谓的“僭越”。

明清官员补子图案

文官儒雅娴静,官服以禽鸟为补子图案纹样,以彰显其贤德。

明代:一品:仙鹤 二品:锦鸡 三品:孔雀 四品:云雁 五品:白鹇 六品:鹭鸶 七品:鸂鶒 八品:黄鹂 九品:鹌鹑

清代:一品:仙鹤 二品:锦鸡 三品:孔雀 四 品:云雁 五品:白鹇 六品:鹭鸶 七品:鸂鶒 八品:鹌鹑 九品:练雀

武官勇武剽悍,威风凛凛,以猛兽为官服补子图案,以彰显其威仪。

明代:一、二品:狮子 三、四品:虎豹 五品:熊罴 六、七品:彪 八品:犀牛 九品:海马

清代:一品:顺治时期为狮子,康熙时期及以后为麒麟 二品:狮子 三品:顺治时期为虎,康熙时期及以后为豹 四品:顺治时期为豹,康熙时期及以后为虎 五品:熊 六、七品:彪 八品:犀牛 九品: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