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至两汉,近到明清 古铜镜背后的老故事

发布日期:08-19信息来源:tzbwg

铜镜,既是古代日常生活的器具,又是能工巧匠施展才艺的载体,泰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不少铜镜,以“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精奇,辞旨之温雅”,深受大家的喜爱。这些古铜镜,早至两汉,近到明清,琳琅大观,美不胜收。它们既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也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鎏金神兽镜

留下高山流水的故事

鎏金神兽纹铜镜


有关琴师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千百年来,他们成了“知音”一词的最佳代言人,谱下一曲高山流水的佳话,让人艳羡。在泰州博物馆,就收藏有这样一件特别的铜镜,镜背,你可以发现“伯牙”与“子期”的身影。

这面铜镜名叫鎏金神兽纹铜镜,铸于东汉,圆形,直径14.3厘米、厚0.5厘米,青铜质。于1958年出土于江都。这面铜镜的特别之处全在镜背上,背面图案全部采用高浮雕手法,立体感很强,图案鎏金,虽有剥落,但残留的金黄色仍然熠熠生辉。中间有一扁圆形钮,上有线刻花纹,四周有连珠形钮座,钮座上下左右为浮雕神像。

市博物馆馆长解立新介绍,浮雕上面两人相对而坐,就是演绎高山流水之情的伯牙和钟子期,伯牙奏琴,右侧垂首聆听的是钟子期。他们左右两边对称各有一个双臂化作羽翅的神像,大约就是神话中的不死仙人王子乔。浮雕下面一组,中间是汉镜中大名鼎鼎的西王母,两旁站立的是其侍臣。每组神像之间都有一只神兽,是传说中的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此外,在神像和神兽的外周还有一圈铭文带,12个长方格和12个半圆格相间排列。长方格上有铭文“金竟(镜),服者公侯,其师寿命长”,12个半圆格内则饰以人、狮、龙、鸟等形象。解立新介绍,像这样的吉语镜是汉镜的一大类,包括以蟠螭纹为主纹的“大乐富贵”铭文镜、以草叶纹为主纹的“见日之光”铭文镜。此镜铭文排列有序,较为少见。

此外,铭文带的外周是边饰带,有龙凤走兽等图案组成的花纹带和数圈几何纹,为东汉晚期遗物。此镜集汉镜多种元素符号于一身,加以鎏金,把汉镜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雀绕花枝纹镜

铜镜鼎盛时期的代表

雀绕花枝纹镜


紧邻泰州的扬州是唐代主要的铸镜中心之一,作为当时的商业、经济中心,亦是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枢纽,扬州铸造的铜镜非常精美,是其一大特产,此时铜镜不仅作为贡品,供唐朝皇室使用,还作为商品销往国内外。

唐代铜镜不论是传神生动的动物图案,还是多种多样的植物图案,都以质量上乘出名。而且种类繁多,有四神十二生肖镜、瑞兽镜、花鸟镜、神仙人物故事镜、八卦镜、素面镜等各式不同类型和题材的铜镜。

在泰州博物馆一楼展厅里,有一面铸于唐代的铜镜——雀绕花枝纹镜,与一般铜镜相比,这面铜镜外形似八片菱花,十分秀气,铜镜整体呈墨色,直径约11.5厘米,于1984年在市东郊畜牧场出土。铜镜镜背正中央是一只球形钮,有少量锈色。内区以四雀鸟绕钮作同向排列,展翅飞舞,两鸟之间配以花枝,花枝为有叶有苞的小折枝花,雀鸟花卉争奇斗艳。外区周边配以蜜蜂、蝴蝶和小花枝,作相间排列,形象写实生动。

据介绍,雀绕花枝纹镜是唐代比较流行的镜类之一。主题纹饰以四禽鸟在花枝间环绕。禽鸟有鸳鸯、鹊、雀、凫雁等,有的低首觅食,有的展翅飞翔,整个画面动静结合,简洁清新,如一幅花鸟小景。

瑞兽人物葡萄纹镜


除此之外,泰州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铜镜还有一面海兽葡萄镜,大家也可以在一楼展厅寻到,该铜镜呈圆形,中央钮柱形似一只伏兽,镜背分为内外二区,内区葡萄枝叶繁茂,果实饱满,叶与果相间搭配,6只非狐非狼、似羊似马的瑞兽嬉于葡萄枝间,兽体丰腴健硕,姿态各异,或俯、或仰、或蹲、或跃,形象生动。外区葡萄枝蔓交错,各种飞鸟走兽环绕其中,生动活泼。

嵇康学琴人物镜

图案题材铜镜的典范

到了宋代,铜镜虽然没有了汉唐铜镜的精美,但也有自己特有的风格,一是在图案题材方面出现许多新的内容,如“柳毅传书”镜、“许由洗耳”镜等等。二是铜镜上商标字号铭文盛行,这其中以湖州镜为代表。最后,铜镜在外形上也更加多样化,除了圆形、菱形外,还有鸡心形、盾形、钟形、鼎形、带柄形等。

在泰州博物馆,你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有柄缠枝凤纹镜、双鱼镜、鸡心形镜、四方镜以及潮州镜。其中,一面名为嵇康学琴的人物镜最受参观者青睐,作为三国时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他的故事广为流传。

1989年,泰州化肥厂工地施工时,有工人发现了好几面铜镜,除了形状特别的有柄缠枝凤纹镜和鸡心形镜外,这面嵇康学琴人物镜也以其蕴含的历史人物而显得十分珍贵。据了解,这面嵇康学琴人物镜直径12.7厘米,外形呈八瓣菱花形,菱花弧度较平缓,中央的纽柱为弓形,铜镜呈黄铜色。用单圈将图案分为内外二区,外区是八朵流云纹,内区上半部分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左侧一人端坐树下,只见他广衣宽袖,头顶以巾束发,双手轻抚身前的古琴。在他的右侧有一屋舍,内有一人身体微侧作谦恭状,双手于胸前相合,衣衫随风而摆。铜镜下半部分是类似木桩的纹饰。

据介绍,宋代人物故事镜纹饰内容多以神仙故事或现实生活为题材,画面有如一幅幅富于美感的写意山水人物画,是当时较为流行的镜类。此镜花纹采用魏晋时期嵇康学琴的故事,较为少见,构图形象生动,布局完美。

“藤原光长”铭松鹤纹镜

中日贸易交流的缩影

除了我国各朝代的代表铜镜外,泰州博物馆还收藏有一面来自邻国日本江户时代的铜镜——“藤原光长”铭松鹤纹镜。

据介绍,江户时代即我国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日本铜镜构图精美,纹饰清晰,用浅浮雕方法铸造,主要是受我国宋元明铜镜制作的影响,但又有所不同,它们构图更加饱满,花纹更加形象具体,图案纹样富有吉祥寓意,在吸收中国传统风格的同时又有着浓郁的异国情调,所以受到国人的欢迎。

这面“藤原光长”铭松鹤纹镜直径17厘米,圆形有柄,可惜柄已经残缺。该镜图案精美,锈色青绿,保存完好。画面颇有中国传统绘画的风味,两只仙鹤立于坡石之上,一只束羽回首,傲然屹立,另一只展翅待飞,又似翩翩起舞。坡石右侧一株古松斜势而出,左侧山石嶙峋,洞宇俨然其间,仙鹤上方有古藤天竺垂落,圆镜以栗点作地纹,画面右侧有“藤原光长”铭文。

据了解,“藤原”镜以“藤原光长”、“藤原光政”、“藤原光重”为最常见,应该是当时一个有名的铸镜家族,类似于我国宋代湖州石家镜。这类铜镜多出现在我国沿海地区,内地少有,这与中日海上贸易有关。到日本的海商,起初以福建商人为主,开海禁后江浙的商人增加,逐渐取代了福建商人。泰州位于长江下游,与扬州毗邻,是水路交通网的枢纽,也是与日本来往的重要驿站,此类铜镜也是当时海外交往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