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秋花危石图轴》 清 纸本 泰州市博物馆藏
高112cm,宽56.5cm。画面正中一块突兀耸立的巨石倾侧欲倒,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巨石下面的石缝中顽强地生长着一朵玉簪花,正含苞待放,刚劲湿润的笔墨表现了花茎的勃勃生机。在整个画面上,玉簪花所占比例极小,但就是这小小的玉簪花给画面带来了精神。画家把危石比作清朝统治者,用玉簪花比拟自己,在高压之下保持着自己的气节。画面构图是八大典型的险怪构图。技法上画家以稍干的笔放笔勾勒危石,浓淡墨色恰好表现了石块的转折向背。再以干笔皴擦表现石块纹理,与玉簪花的湿笔形成对比,各自质感都有鲜明的表现。
朱耷(1626----1705)号八大山人,清初杰出的“四僧”画家之一。是明王室后裔,江西宁王朱权的九世孙,世居南昌。明王朝灭亡后,政治上心灰意冷,皈依佛门。面对古佛清灯,埋头读书,潜心书画。他给自己起了许多别号,如个山、人屋等,书画题款常署“八大山人”。八大山人四字连书,既象“笑之”,又似“哭之”。擅长写意花鸟,笔墨简练,运笔狂放,随意挥洒;绘画讲究构图的精心布局,纵横驰骋,黑白交映,虚实相生,是清初画坛文人画的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