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唐志契《乱山茅屋图轴》

唐志契《乱山茅屋图轴》        绢本    泰州市博物馆

83cm,宽49.5cm。画中近处用“实”,坡石松林、水流环绕,墨色浓郁,;中景的丘壑飞泉渐远渐淡渐虚渐藏;远景为悬崖峭壁,巨石峰峦,烟云缭绕,山体下部被云雾淡去,上部微微显露,更增山高石危之感。山以披麻皴,积墨苔点,反复渲染勾勒,厚重圆润,平和中见雄奇,淡远中见功夫。近中景之间以屋宇亭舍,木桥栏杆相连系,更有老翁执杖,行走山间,秋色寒山,成可游可观可登之佳境。画家远取宋人山水画法,笔力劲健老辣,构图严谨,虚实相生。

唐志契(15791651)字玄生,江苏泰州人。诸生,精绘事,而以绘画理论名世。常游名山大川,经月坐卧其下,取法自然。画格清远,亦有宋、元人风范。所作《绘事微言》为古代重要绘画理论著作。他提出画山水要看真山真水,“名山大川之概未尝蹈则无识”,这对改变导致了明末山水画缺乏自然真实气息的画坛摹古画风,显然有重大的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