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彬《百道飞泉图轴》 明 绢本 泰州市博物馆藏
高235.5cm,宽97.5cm。作品画于万历庚戌年,公元1610年,属于作者的中年时期。画面采用高远构图,图中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山峰耸峙,飞泉流淌,连绵不绝的山山水水,都浓缩在六尺长的绢素之中。感觉山水气势特别生动,山峰的险峻突兀充分得到表现,图中对山水的表现用细如毫发的线条来代替当时别人常用的点厾,这种特别的皴法,在南宋、元、明几代的山水画家中采用的人并不多,而跟五代的董源的画法接近,有一种高古细腻的气质。画中近景的山石多呈倾斜之势,造型有所变形,较为奇特,山石的倾斜和山间小屋的端正形成对比,山势的险峻更为突出。
吴彬,字文中,号枝隐头陀,福建莆田人。万历中曾官工部主事。生卒年不详,大体活动在明万历、天启到崇祯朝代(公元1573――1643),他因善画而闻名,曾被推荐为“中书舍人”,到皇帝身边作画。擅长山水和人物。他素有佛家情怀,人物画以佛像为多。山水笔法严谨,有细密和粗劲厚重两种面貌,风格新奇,自成一家。绘画风格上走出了一条淡远――奇峭――奇特加简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