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泰坦尼克号近6000件遗物 16年获7.47亿报酬

发布日期:08-16信息来源:信息时报

   获准独家打捞“泰坦尼克”号残骸遗物的泰坦尼克公司(RMS Titanic Inc.,下称RMST),16年来的打捞成果终获回报。美国法院日前裁定,RMST可凭打捞上水的5900件、总值1.1亿美元(约人民币7.47亿元)的“泰坦尼克”号遗物,换取等值的现金报酬。法院将于未来一年,决定是否把遗物的拥有权拨归RMST,还是将有关文物卖掉后,再将收益交还该公司。

   美国弗吉尼亚州地方法院法官史密斯指出,RMST在打捞遗物时,冒了极大的财政及人身安全风险,并致力保护捞起的文物,为“打捞‘泰坦尼克’投入前所未有的技术和精力”。

   发明20仪器助打捞行动

   史密斯表扬RMST,为打捞行动发明出20件特制仪器,包括一个真空系统,把微小的物品从北大西洋4公里的水底打捞上水,又采用新式浮力袋,把一截重达15吨的船身残骸拖出水面。她又赞扬潜水人员在打捞中冒了极大生命危险,他们在水压每平方厘米高达886斤的海底进行工作,冒着一旦潜水装备出现问题会实时死亡的风险。若非RMST的努力不懈,在打捞及保育等工程,花上超过50万个小时,文物将一直失落于海底,令“公众无法窥探它们的历史象征意义及美好文化”。

   1912年处女航撞冰山沉没

   “泰坦尼克”号是20世纪初最大的邮轮,号称“永不沉没的船”,却在1912年4月的处女航撞上冰山沉没,船上2228人中,约1500多人遇难。

   1985年,以巴拉德博士为首的探险家,确认沉船位置。美国法院在1994年批准RMST打捞船上物品,公司曾7次打捞遗物,现已有近6000件遗物被打捞上水,当中包括船上的瓷器、内部装饰及乘客个人物品,全球最少2000万人参观过这些遗物。(中新)

   7.47亿怎么给

   RMST此前拥有这批文物的管有权,但没有拥有权。法院将于明年8月中旬,决定是否透过法庭卖掉文物,再将收益给该公司,又或者在确定这批文物的保护要求后,给予RMST这些文物的拥有权。

   打捞沉船须有批文报酬多不逾物价一半

   信息时报综合报道 按照国际海事法,要取得沉船文物,必须先取得沉船的打捞权,然而物权属谁并无确定法规。

   英国法例定明,无论时间过了多久,物主仍有保留所有船上货物的权利,至于打捞成本可由法庭厘订补偿。英国广播公司指,美国法院1994年给泰坦尼克公司批出打捞船只的独家权利,但明确说明,它没有给该公司享有沉船或文物的所有权。

   打捞分“合约打捞”和“纯粹打捞”两种。前者是财物拥有者聘请专人进行打捞,所以预设了有关行动的酬金。后者的打捞方则属自行出击,与物主间并无合约关系,所以打捞者要取得有关财物,必须请求法院裁判,而法院将依据有关财物的价值、打捞行动的艰难和风险等程度,厘订酬劳。无论纯粹打捞或合约打捞,一般很少会得到捞出财物价值超过一半的报酬,例外的是打捞年代久远的藏宝船,打捞者方有机会获得大部分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