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07-19信息来源:国家文物局
7月13日,记者从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申报工作已经开始。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公开出版的中国历史学著作均可申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李培林在讲话中指出,评奖旨在纪念一代史学宗师,进一步鼓励广大史学工作者继承和发展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开创的中国历史学研究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史学大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卜宪群介绍说,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授予在中国历史(下限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研究领域,包括通史、断代史、专史(含科技史)、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古人类学等方面有突出建树的中国籍学者(含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侨居在海外的中国籍学者)。申报成果应为涉及上述研究领域的专著和工具书。
据了解,本届评奖委员会由我国相关学术领域中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并负责评奖工作,评委会主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担任。评奖委员会的日常事务由秘书长和评奖办公室承担,评奖办公室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应广大申报者的请求,本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材料申报截止日期由原来的7月30日推迟至8月30日。奖项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十二名、提名奖若干名,颁奖仪式将于11月举行。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设立于1998年,是目前中国历史学界的权威荣誉奖项。现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包括《中国考古学·秦汉卷》、《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等105部史学专著获奖, 在政治导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得到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