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11-23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于2010年11月9日下午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宣布中英文双语版本的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出版发行。国际博物馆协会总干事朱利安•安弗伦斯、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发行会并发言。
保护文化遗产,防止非法盗窃、贩运和走私文化财产,促进被盗文物返还原属国,是人类道德、正义和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和期望,更是各国政府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红色目录旨在帮助博物馆、收藏者、文物艺术品交易商、海关和其他执法人员甄别非法出境的中国文物。为便于甄别,目录展示了非法交易中常见的十余类中国文物。国际博物馆协会与中国博物馆协会呼吁博物馆、收藏者、文物艺术品交易商以及相关机构和个人,在尚未彻底了解其来源之前不要购买这类文物。红色目录将受到走私盗卖威胁的中国文物分为13大类,分别是陶瓷器、雕塑、金属器、民俗文物、玉石器、书画、铭刻、碑帖拓片、图书文献、建筑构件、漆器、钱币和服饰。由于中国文物丰富多样,本目录并未涵盖全部类别,因此涉及中国文物交易均应慎重对待。
此前,该组织已经为非洲、拉丁美洲、伊拉克、阿富汗、秘鲁、柬埔寨、中美洲和墨西哥、海地出版了濒危文物红色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