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二○一○年十大国家文化创新工程

发布日期:08-11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日前,2010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评选工作圆满结束,由安徽省文化厅申报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程”项目入选2010年十大“国家文化创新工程”。

据了解,“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是在文化部创新奖基础上实施的一项项目提升、推广工程,旨在以文化创新项目为对象,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全面推动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文化业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为实现“两大一新”的文化建设目标作出贡献。2009年,“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自助图书馆的研制与实施”等7个项目被确立为首批“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立项项目。

据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提出,是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创新。国家十一五规划在全国设立十个民族和地域文化生态保护区,现在已经设立了七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8年1月2日,经文化部批准全国第二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成立,涵盖宋至明清徽州一府六县(歙、黟、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地域,包括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和江西省婺源县,面积1.3881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余万。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区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程项目由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黄山市文化委、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共同承担。实验区建设突出保护机制的创新、保护理念的创新、保护内容的创新和保护方法的创新四大创新。